全国咨询热线: 13635515577
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常见问题

海南深化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重点

内容编辑:利皖投资 文章来源:政府网站67501 次浏览

(一)明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法律地位

目前关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各地、各部门还处于实践性探索阶段,实 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依据大多数是各地政府、部门的行政指导性文件。这些指导性文件规范性不强,法律地位不高,权威性不够,实施的力度和效果也受到一定的 影响,仅靠行政的约束难以取得评估实效。建议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调研,条件成熟的省(市、自治区)将本地探索出的先进实践性经验,通过省(市、自治 区)人大常委会以制定《××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下来,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概念、原则、范围、程序、主体、法律责任和 处罚措施等内容予以明确规定,条件不成熟的地方可以由省、市制定出行政规章,以此解决和确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法律地位问题,进一步增强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的保障性和执行力。

(二)明确评估责任主体

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评估”的原则,决策的提出部门、政策的起草部门、项目的报建部门、改革的牵头部门、乡镇为负责组织实施风险评估 的责任主体。多部门职能交叉而难以界定评估责任主体的,上级主管部门明确牵头评估责任主体。建立评估责任强化机制,层层下达评估任务指标,严格年度考核和 工作奖惩,从而不断增强各级各部门的评估责任意识,自觉践行评估职责,养成万事“谋为先、慎评估、重稳妥”的良好工作习惯。坚持机制的一以贯之,各级领导 和工作人员自然而然会成为“评估主体”,尽评估之心,履评估之责。

(三)明确四个评估内容

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提出的,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牵涉面广、涉及人员多,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等,要围绕评 估事项可能存在稳定风险,开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的评估工作。合法性评估。主要分析评价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当地党委、政府制定 的政策。政策调整、利益调整的法律、政策依据是否充分、符合法定程序。合理性评估。主要分析评价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 则;是否反映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是否兼顾各方面利益群体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可行性评估。主要分析评价是否开展了前期宣传解释工作,征求了群众的意 见,并为绝大多数群众接受和支持;出台的时机是否成熟,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实施方案是否具有连续性、严密性、具体可操作性。可控性评估。主要 分析评价是否存在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是否有相应的预测预警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是否有化解矛盾的对策措施。

(四)明确六步工作程序(实施六个工作步骤)

确定评估项目。需要组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事项一般由各责任主体自行申报,或者由县委、县政府、维护稳定领导小组指定确定。制定评估方案。广泛征求基 层和相关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了解掌握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准确把握评估重点,制定评估方案,适时组织评估。准确识别风险。评估责任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问 卷调查、重点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基层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准确把握评估项目是否存在影响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形成评估报告。结合收集掌握的情况,对评 估事项实施的前提、时机及后续社会影响、配套措施等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论证研究,制定相应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形成专项报告。落实维稳措 施。在重大项目责任部门要严格执行评估决定和要求,制定和落实维稳的具体措施。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隐患要制定应急预案,严防影响社会稳定重大事件的发生。在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出现新的重大不稳定情况,责任部门要及时研究、适当调整。坚持全程跟踪。重大事项经分析评估付诸实施后,评估责任主体要不间断地听取基层反映,及时发现新的风险隐患,跟进应对措施,确保评估事项顺利实施推进。



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