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3635515577
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产业政策>>发改委>>省发改委

关于安徽省印发《“四进一促”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报价

内容编辑:利皖投资 文章来源:政府网站107503 次浏览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四进一促”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安徽省“四进一促”咨询:0551-62612888或13865958318(微信同号)



“四进一促”专项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任务,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村),促进就业”专项活动(以下简称“四进一促”)。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保居民就业的决策部署,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村),线上线下服务结合,抓实抓细稳就业各项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任务,切实提升就业政策知晓度、落实率和就业服务满意度、实效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就业创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确保全省就业局势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二、活动主题


勇于担当战疫情,心系民生促就业。


三、活动时间


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


四、活动目标


政策宣传落实全过程。线上线下有机结合,通过大数据分析、短信推送、网络宣讲、上门宣传、视频服务等途径,为不少于100所高校、10万户企业、100个园区、100万人次城乡劳动者宣传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


公共就业服务全方位。开展全天候线上服务,归集发布100万个左右招聘岗位信息;举办线下专场招聘1000场次以上;组织1000名以上干部联系、走访企业1万家以上;通过线上服务、实地指导等开展企业用工服务1000场次以上。


重点群体托底全覆盖。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大数据比对、网上调查等,动态掌握未就业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又返乡的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就业需求等信息,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五、活动内容


(一)进校园,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1.宣讲就业创业政策。通过网络平台、入校宣传等方式解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服务路径,宣传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宣传推广“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引导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利用互联网进行供需对接。6-7月,组织“百名人社局长进校园”开展政策宣讲活动。(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各高校)


2.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依托高校和校际间就业指导人才资源,帮助毕业生规划职业路径、提高求职技巧,引导合理预期,做实做深校园就业指导服务。邀请百名**企业家进校园介绍产业发展趋势和创新创业经验,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热情。组织创业指导师进校园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风险评估、场地融资等创业服务。6-7月,集中组织一批“启明星”就业指导专家、创业指导师进校园。(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工商联,各市、县人民政府)


3.精心搭建对接平台。依托安徽公共招聘网,推广“职等你来”求职小程序,采取线上、线下和空中“立体招聘”方式,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对接平台。持续举办“安徽省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线上招聘,鼓励更多毕业生实现线上签约。发挥校园就业市场主渠道作用,开展综合性、专业性、小型化校园招聘活动,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实现就业。充分发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作用,提升线下招聘实效。5月中旬,组织开展“全省国有企业招聘周”活动。(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国资委、省工商联,各高校,各市、县人民政府)


4.开展实名制就业帮扶。细化分解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帮扶任务,明确帮扶责任,针对性地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培训见习等服务措施,向毕业生普遍推送政策清单、服务清单、服务机构联络清单。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引导他们参加就业见习和线上线下职业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受疫情影响的家庭困难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行“一对一”就业帮扶。(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扶贫办、省残联,各市、县人民政府)


(二)进企业,落细落实援企稳岗政策。

1.开展“千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在全省“四送一服”双千活动中,健全干部与企业点对点联系制度,组织千名干部通过电话、微信、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用工需求、政策落实情况、面临困难问题,提供对接服务。强化企业用工状况动态监测,对企业裁员情况实施分级监测,根据裁员人数建立重点关注企业清单。(责任单位:省“四送一服”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工商联,各市、县人民政府)


2.宣传落实企业招工用工政策。结合“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强化媒体、网络宣传的同时,深入企业开展招工用工政策宣讲,全面宣传解读新发展理念、当前经济形势、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等政策。落实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补贴政策,引导更多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引导新兴业态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落实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四送一服”办、省财政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3.推进援企稳岗政策落地。深化就业创业和失业保险领域“放管服”改革,引导企业申请享受惠企政策网上办、自助办,持续落实社保费阶段性减免缓和援企稳岗等政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对2020年已按原比例享受失业保险费返还的企业,差额部分直接予以补发;对符合条件但尚未提交失业保险费返还申请的中小微企业免除申报确认程序,公示通过后直接返还企业。(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4.配强重点企业“人社服务专员”。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为受外部环境变化和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企业配备“人社服务专员”,提供用工服务、社会保险、政策对接等服务,帮助企业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术,提高识人选人的精准度、有效性,促进人岗匹配,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三)进园区,支持园区健康稳定发展。

1.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四送一服”“三包三抓”专项行动期间,采取网络讲座、现场座谈、实地指导等方式,及时回应园区、企业诉求,协调解决企业因疫情影响导致用工、社保等方面困难和问题,指导帮助企业提升劳动用工管理水平,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5-6月,集中开展“千名干部进园区”服务活动。(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工商联、省总工会,各市、县人民政府)


2.大力推广“共享员工”。实施“共享员工”等企业用工余缺调剂,帮助园区企业解决阶段性用工短缺问题。通过建立园区企业名录、搭建对接平台、完善协议保障、提供资金扶持等措施,在行业相近、季节性用工明显、后勤保障较好的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内,引导企业组织富余职工到阶段性缺工企业提供劳务服务,实现企业间人力资源合理调配,平衡企业淡旺季用工需求。(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工商联、省总工会,各市、县人民政府)


3.提高园区人力资源技能水平。支持园区企业组织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及转岗转业培训,按规定给予企业培训补贴。针对规模以下中小微企业招工零散、量小的情况,支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技工院校等职业院校,围绕同一培训类型、同一职业(工种)承担实施两家及以上企业的职工技能培训,落实委培费用减免和培训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利用线上平台实施技术理论与综合素质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4.开展园区困难企业帮扶。引导企业间建立“订单周转池”,稳定生产经营;鼓励困难企业与职工集体协商,通过实行转岗培训、轮休降薪等措施,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指导确需裁员的企业制定人员安置方案,必要时派出专门工作组进驻指导,妥善处理劳动关系和社保关系接续,提供转移就业、转岗培训等专项服务。对裁减职工规模较大的,组织专场招聘会提供劳务对接服务。(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工商联、省总工会,各市、县人民政府)


(四)进社区(村),多渠道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1.宣传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深入社区(村)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企业招聘信息,了解就业有关情况。加快线上失业登记服务,跟踪开展就业服务,及时为登记失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创业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7-8月,集中开展“百名就业局长进社区(村)”活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2.精准摸排就业困难人员信息。深入社区(村)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对就业困难人员、受疫情影响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贫困边缘人口加强摸底排查,准确掌握就业困难人员技能水平、就业愿望、培训需求、岗位需求等情况,分类录入信息系统,夯实基层基础台账,为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提供支撑。6-12月,组织开展“万名干部进社区(村)”活动。(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3.扶持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地就业。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就业扶贫车间等带贫主体复产达产,扩大就业岗位。积极引导就业困难人员就地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到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就业。鼓励5G基站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市政道路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支持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支持劳动者居家灵活就业。深入推进“技能脱贫千校行动”,组织技师学院开展结对帮扶,落实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技工院校的“三补”政策。(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4.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实施技能脱贫工程,确保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应培尽培。持续推进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加大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的招生力度。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做好线下实训对接,组织实施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为贫困劳动力提升技能提供更加灵活、更加多元的选择,提升就业竞争力。(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5.兜牢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底线。常态化开展“2+N”现场招聘活动,强化线上线下对接服务。结合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公益性岗位问题整改,指导地方规范开发管理生态护林员、乡村道路专管员、乡村公共卫生员、消毒保洁员、宣传员、管理员等辅助性岗位、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托底安置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林业局、省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六、实施步骤


(一)统一部署(5月上旬)。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全省“四进一促”专项活动进行统一部署。市、县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省就业办将通过信息数据比对,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人员推送服务短信,对可以申请失业保险返还、就业奖励、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的企业推送政策短信,对可以申请创业成功补贴、就业奖励、社会保险补贴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推送政策短信。


(二)组织实施(5月中旬至年底)。省、市、县三级联动集中开展“四进一促”专项活动,加强工作调度,强化协调配合,确保活动顺利实施。各市于6月20日前将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经办机构清单再次更新公布,经办机构清单以市为单位上报省就业办。省就业办通过信息数据比对,持续对符合政策条件劳动者、企业及返乡农民工等推送服务政策短信,并将相关人员和企业名单分解至各市。


(三)经验总结(2021年元月上旬)。市、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总结经验,梳理汇总并逐级上报活动成果。省就业办牵头形成专项活动总结,及时上报省政府。


七、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明确牵头单位抓好组织协调工作。“进校园”由省教育厅牵头协调高校组织实施,“进企业”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组织实施,“进园区”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实施,“进社区”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实施。各牵头部门要明确一名负责人和一名联络员,名单于5月20日前报省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地要相应明确牵头单位,抓好活动组织协调等工作。


(二)严格落实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实实在在做好就业工作,不能搞形式主义”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开展“四进一促”专项活动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纵深推进“三个以案”警示教育、践行“三严三实”的重要举措,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推动活动有效开展。


(三)强化调研服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四进一促”专项活动实施情况加强调研,及时发现问题、查找不足,尤其对基层反映的普遍性、趋势性重大问题,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风险隐患,要积极研究应对措施,出实策、拿实招、求实效,帮助园区、企业和劳动者解决就业创业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四)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开展情况,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四进一促”专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工作推进落实过程中,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预期,坚定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信心。


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